發展史


壹、回顧與現況

台灣軟網運動的發展,可以說是種苗於日據時代,發芽於光復後的五、六○年代,突破於七○年代。遠自於1900年至1910年間,當時從事軟網運動的人,已在台日人居多。在民國30年代,台灣島內各級學校就多設有軟網球場,且將軟網列入學校體育教學當中,猶記得學校放學後,教職員工馳騁於網球場上,有興趣的學生則在球場的後方幫老師撿球之情況,很溫馨的畫面,歷歷在目。終戰後,這種軟網運動風氣之盛況,依然存在,才又有一段不算短的啟蒙奠基時期。

軟網運動,係一種輕鬆愉快而老少咸宜的運動項目,且其場地設備均極簡單又經濟,故軟網運動之發展非常快速,很快地成為台灣國內最普遍最發達的球類運動項目之一。在早年的台灣省運會、台灣區運會時期的大會各項球類比賽中,以軟網之參加單位為最多。且結合日、韓兩國的軟網先進,於民國45年間,在台北新公園網球場舉行了第一屆「亞洲盃」的比賽。

這三個國家以後每兩年輪流主辦至民國60年,在台北舉行第八屆大會時,亞洲各會員國已醞釀擴大推展為世界性軟網運動的計劃,當中有「須團結中日韓三國軟網界指導階層的壯年先輩,籌辦亞洲壯年軟網錦標賽,以及將亞洲軟網錦標賽,推廣擴大為世界軟網錦標賽」之計議。於是民國62年(1973)9月韓國主辦在大田市的第九屆「亞洲盃」錦標賽的同時,亦一起舉辦了第一屆「亞洲盃」壯年軟網錦標賽,我國亦分別組隊參加比賽。

及至第十屆「亞洲盃」軟網錦標賽,原預定於民國64(1975)年輪由日本主辦的比賽,也由於民國61(1972)年9月29日,台日斷交後,兩國體育活動的交流,就受到中國政治污染的衝擊,造成日本不能邀請中華民國代表隊到日本國土比賽,日本國家代表隊也不能到中華民國-台灣來比賽。因此,第十屆「亞洲盃」軟網錦標賽,如在日本本國主辦舉行的話,可能會受到中國的政治壓力。

和遭受很多困難。此時,我國和日、韓三國軟網界人士,經過多次的研商和努力,最後同意將第十屆「亞洲盃」軟網錦標賽擴大改為第一屆「世界盃」軟網錦標賽並於美國夏威夷舉行,計有台、日、韓、巴西、委內瑞拉和美國參賽。爾後每兩年舉辦一次「世界盃」的比賽。到了1988年時,中國亦加入了亞洲軟網聯盟組織和國際軟網組織,而於10月間在日本名古屋市恢復舉辦了第一屆「亞洲盃」軟網錦標賽,且議定每四年舉行一次,與「世界盃」的比賽錯開。

這期間(指1975年第一屆「世界盃」起),在第六屆(1985年)於日本舉行時,成就了我中華隊的「名古屋大捷」,中華男子代表隊不但奪得第一次團體賽的冠軍,且包辦了個人雙打賽前四名的壓倒性全勝利,而女子隊亦獲得有史以來的最佳成績---第二名亞軍席次。在此要提的是,同一地點的名古屋市,我國女子代表隊亦於1988年10月的首席「亞洲盃」軟網錦標賽中獲得軟網史上的團體賽和個人雙打賽(李淑惠李秀媛)的雙料冠軍。

及至第八屆(1989年)輪由我國主辦「世界盃」時,又遭受中國政治力無理的介入因素,致使日、韓和其他會員國的躊躇而停辦(這也是破天荒的記錄)。有鑒於此,幸賴我國和日、韓等三國的熱心軟網運動人士,不斷的斡旋協商,才使得軟網運動於1990年北京亞運會時列入表演賽項目,亦創下我男子代表隊奪下亞運軟網項目的首面金牌記錄。而後八年間的廣島亞運(1994)和曼谷亞運(1998),我男子軟網代表隊成為連續三屆亞運會都奪金牌的國家代表隊,風光十足,記錄是空前非凡的,而其價值和意義亦實在是值得大書特書的。為因應國際間軟網運動的盛行風潮,國際軟網總會與亞洲軟網聯盟,兩個國際組織取得共識,於1993年首屆的上海東亞運動會,即將軟網列入比賽的項目中,遂有年年都有軟網的國際大賽,舉辦至今未曾停滯過,也未嘗不是軟網運動的一大福音。

走筆至此,我們可以發現,除了第六屆「世界盃」(1985年)和第一屆「亞洲盃」(1988年)的「名古屋大捷」外,於民國88年(1999)在桃園我國主辦的第11屆「世界盃」軟網錦標賽中,亦締造了「桃園大捷」的四金三銀三銅輝煌又空前的成績,媒體、報章雜誌皆予以肯定和嘉勉,政府所頒給單項運動的獎金亦創下了記錄。或許是盛名之累吧?後續的2000年第四屆「亞洲盃」的「兵敗佐賀」之恥,2001年第三屆「東亞運」的「零金於大阪」(只獲得一銀二銅),到前年(2002)「釜山亞運」「無金」之憾(只獲得一銀四銅),才在去年(2003年)第12屆廣島「世界盃」總算投下了威力十足的「雙上網」和「低切球」的兩顆「原子彈」,再度引爆,震懾了日、韓和中國。尤其是第12屆的男女代表隊,可說是新人輩出,奇兵突起,也造就了「小兵立大功」,「初生之犢不畏虎」的機會,令日、韓兩強的教練團束手無策,真是可圈可點。擔任指導的教練和選手們的表現,再次為你們鼓掌叫好,辛苦了,太感謝了。

目前國內仍然有多項傳統歷史的比賽,繼續作傳承的使命工作,如彰化員林的「金木盃」(自民國38年第一屆起)至今(2004年)已舉辦56屆了,雲林的「西螺大橋盃」已進入了第48屆(2/13、2/14),另彰化的「大佛盃」已進入了第44屆,還有高雄市的「東昇盃」步入第25屆,而後山的東部花蓮「吉安盃」也要進入第20屆了,還有南投的「三藏盃」、「地理中心盃」-----等。看得出來軟網人的認真、用心和執著,尤其初學軟網運動技能時,啟蒙的教練,除了殷殷指導球技和晨昏訓練體能外,都能著重於球品、做人處事和精神意志的訓練,更是難能可貴的。

此外,還有由全國協會每年主辦的「自由盃」青少年分齡賽,「青年盃」、「中華盃」以及「中正盃」等號稱國內的四大滿貫賽,涵蓋了各個層面的球員參與,不同領域人士的捧場以及全運會、全中運等,實是國內軟網盛事一波波的舉辦延續不停,再配合每年國際賽事的活動,如今(2004年)的第五屆「亞洲盃」(泰國清邁),明(2005年)第四屆「東亞運」(澳門),後(2006年)第15屆「亞運」(多哈)等,足夠我軟網健兒大有可為的機會。

貳、期盼

由於流行時髦的影響,今人在現實的運動環境中,很多過去從事軟網運動者「棄軟從硬」,使得國內軟網運動風氣不再如過去之「黃金歲月」般的熱絡。

不過,由上述的國內外各項軟網運動的活動看板上,可以看出軟網運動的空間發展,仍然有一番作為。以2003年第12屆「世界盃」軟網錦標賽,參賽的國家(地區)達32個之多,創下國際軟網史上最多國隊伍參賽的記錄(東歐的匈牙利國家,報名了男女兩支隊伍),且在國際軟網總會和亞洲軟網聯盟兩個組織下的各會員國,充分合作,積極爭取和會商協調下,將「亞洲盃」、「東亞運」、「世界盃」和「亞運會」的軟網比賽活動,延綿不斷的舉辦下去。同時,也呼籲國人齊心支持,各級學校全力捧場,成立球隊,讓我們的選手自小至大,都有很好的軟網環境,來展現高超的球技,充分運轉於國際軟網舞台的空間,使軟網在國內蔚為普及的風氣,真正成為一個「軟網大國」,實乃我愛好軟網運動人士的至深盼望。